您的位置:首页 >电视 >

闽江河口湿地成为“鸟的天堂”

2021-02-23 09:47:41来源:福州新闻网

福州新闻网2月23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徐文宇/文 保护区管理处供图)记者22日了解到,对照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闽江河口湿地现有科考表明,保护区内国家重点野生动物由原有的54种增至80种。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5种增至2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由44种增至5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类的增加,更加确定了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区的重要地位。

闽江河口湿地,位于长乐区东北部潭头镇、梅花镇闽江入海口南侧,是福州地区保留下来的最大的原生态河口湿地,生态环境良好。

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于2014年,现有的8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80%以上为鸟类,包括“闽江三宝”(中华凤头燕鸥、勺嘴鹬、黑脸琵鹭)、黑嘴鸥、黄嘴白鹭、卷羽鹈鹕、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遗鸥、小青脚鹬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鸿雁、水雉、白腰杓鹬、大杓鹬、大滨鹬、小杓鹬、小天鹅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保护鸟类资源及其栖息地生态环境是保护区管理处工作的核心内容。

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8年开始,管理处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包括治理互花米草等,丰富物种多样性;“退养还湿”改造,扩大高潮位水鸟栖息地;划定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燕鸥繁殖区及候鸟觅食集中区。

同时,保护区管理处还完善监控网络系统,实现对湿地水鸟活动的远程监控、实时监控;加强湿地资源监测调查,开展鸟类科考活动,掌握湿地资源状况;建立建设国家湿地公园,有效分流人群,达到对候鸟“只可远观”的效果;加强日常巡护管护,严厉制止违法违规行为等。

经过几年不懈努力,闽江河口湿地生态日渐向好,候鸟种类数量稳定,互花米草治理区、“退养还湿”试验区逐渐成为候鸟利用率较高的栖息地。保护区目前已发现鸟类266种,其中水鸟152种,每年迁飞停歇的水鸟超5万只。保护区是全球濒危物种聚集地中唯一一个可同时观赏到中华凤头燕鸥、勺嘴鹬、黑脸琵鹭3种珍稀鸟类的地方。

相关链接

这些地方为最佳观鸟地

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牛山马山和保育区是林鸟密集区域,包括褐翅鸦鹃、红隼、黑翅鸢、白胸翡翠、戴胜、斑鸠、伯劳等;卧龙滩涂栈道上可欣赏鸿雁、小天鹅及其他雁鸭类水鸟“;退养还湿”

试验区冬季水鸟种类超过40种,是白额雁、短嘴豆雁、黑脸琵鹭、白琵鹭、针尾鸭、斑嘴鸭、凤头麦鸡等的聚集区,运气好的话还能偶遇长嘴鹬、半蹼鹬、红颈瓣蹼鹬、东方白鹳等罕见鸟类。

工作人员提醒,游客要文明观鸟,不穿鲜艳衣服,与鸟保持适当距离,不大声喧哗,避免打扰鸟类正常栖息觅食。

名录32年来首次全面调整

2月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联合公布了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这是继1989年1月首次发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后的第一次全面调整,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名录全部476种(类)野生动物均予以保留,并在此基础上新增517种(类)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