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电视 >

党建引领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福州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2020-09-30 10:47:31来源:福州新闻网

2019年,福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持续稳居全省首位,农民收入突破2万元大关,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连续第四年获得全省第一,在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考核中连续第三年获得“好”的等次,并在福建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夺得第一。这一张张硕果累累的成绩单背后,是福州旗帜鲜明强化党的领导,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有不断加强党的领导,才能凝聚起实施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福州市委组织部坚持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注重抓基层、打基础、出举措、求实效,持续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抓好支部建设 筑牢战斗堡垒

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持续推动村党组织严格落实“红色领航工程”10项标准,深入开展党支部“达标创星”活动,突出“抓两头带中间”,全市村党支部“先进”占比大幅度提升,不断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出台《关于开展“强党建 抓基层 促落实”一线调研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市委组织部领导率先垂范,下沉一线、挂钩联系12个县(市)区、福州高新区,通过实地走访、现场座谈等方式,划好“责任田”、考好“硬杠杠”,以考察实效促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

选好一个人,带好一班人,建好一个村。以2018年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挂点联系12个县(市)区、28个乡镇(街道)和184个换届难点村,建立挂钩联系点3100多个,严格落实“五不能”“六不宜”要求把好“入口关”,助力福州在全省率先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村党组织一次性选举成功率达100%。累计开展新一届村(社区)“两委”培训班480余期,培训5.7万多人次,举办2期福州市千名村支书“守初心、践使命”新思想学习班,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大力培养一批能带富、善治理的村级组织带头人。

下派驻村干部,是夯实村党组织建设,筑强乡村振兴基层堡垒的一项举措。2019年以来,省、市下派第一书记共筹措资金1.25亿元,实施项目209个,派驻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5万元,同比增长9.05%;46个村贫困户全部稳定脱贫,乡村振兴驶上快车道。在永泰县以第一书记驻点村为试点建设30个“中心村党委”,通过资源联用、产业联动、强弱联合、服务联手、统筹联管等方式,深入挖掘旅游、产业、文化、人才建设等方面的潜力,以“强村带弱村”总基调,构建区域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联动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打造“联动作战” 新型乡村治理体系

多点开花,形成强大声势。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作为党员政治生活馆、党群服务中心、173个乡镇(街道)党校、800余个教学点等线下“红色服务驿站”的重要涵盖内容专题展示,立足“一线福州”“福州党教”等线上“红色阵地”,累计150余次宣讲乡村振兴好政策、传播乡村振兴好声音,鼓浓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红色氛围”。与网龙数字党建学院密切合作,试点将一批基础条件好、富有党建特色的村打造成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践基地,为村干部、党务工作者提供完整的培训场所、专家队伍、课程研发、教材发行、标准制定等服务,立体化培养新时代农村现代化治理人才。

多元聚合,延伸乡村治理触角。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专项行动,强化村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引领各类组织、群团有序参与乡村治理、开展议事协商,推动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有形有效覆盖。持续提升6个国家级、83个省级、330个市级民主法治村建设水平;全面推进1091个达标农村社区、234个标杆农村社区创建工作,全市15个村入选2019年福州淳朴民风榜样村,福清高山镇、长乐营前街道长安村等5个镇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村。长乐区推行“党组织+老人协会+其他互助组织”模式,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攻坚行动,让更多群众感受到乡村振兴新气象;福清市注重搭建“党建引领、乡贤补位”治理架构,以制度的形式强化党建引领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形式、方法、程序和要求,有效发挥乡贤在乡村治理中辅助和补位作用。

多方发力,探索“党建+”运行模式。创新推动“党建超市+签约结盟”模式建设,鼓励不同领域党组织通过平台与“党建超市”签约“结盟”,发挥共治、共建、共商、共享的作用。复工复产以来,试行“党建超市+党群直播”,党组织书记带头直播带货,为贫困户拓宽销路、增加收入,切实缓解疫情影响下农产品滞销的压力。连江县摸索出全国领先的“企业+产业联盟+贫困户”的“共享”扶贫模式,35个休闲农业企业采取就业帮扶、爱心展示铺帮扶、农产品销售帮扶等模式,解决贫困户农副产品销售问题,保障稳定脱贫不返贫。在全市推广“党建+金融助理”模式,选派832名“金融助理”奔赴全市各镇村挂职服务,积极配合村党组织找准产业项目,设计开发扶持产业发展的信贷产品,为农村产业兴旺加油助力。

发挥引领作用 激发乡村活力

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出台《关于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十条措施》,推广土地利用、资源开发、资产经营、资本运作、综合创新等5类18种发展模式,增强村级组织“造血”功能,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用好中央和省级财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强化督导抓推进,确保试点村发展高效、树好典型。2019年市直部门投入乡村振兴的财政资金约20.19亿元,2020年市级财政安排乡村振兴资金21.7亿元,为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闽侯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基金,支持旅游开发、土地整治、购置资产、兜底保障等发展措施,为乡村振兴引入源头活水。

强化正向激励促担当有为。全面推行党委(党组)书记联系党支部工作制度,督促党员领导干部下到一线,挖好人才“蓄水池”,定好人才“量身尺”,吸引优秀人才向基层党组织靠拢。把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作为识别检验农村干部的试金石和磨刀石,注重发现实干型人才,每个村至少储备2名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党员或村干部,作为2021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后备人选重点培养。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罗源县松山镇北山村于国胤投笔从“农”、返乡创业,创新“互联网+特色农业”生态养殖模式,建立产品溯源档案管理机制,用担当实干引领北山发展、带领群众致富。

推动保障机制落地见效。坚持“建”“管”“投”并重,从市管党费下拨803万元补助经费,对57个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村和81个需要修缮的村进行补助,全面消除村级组织活动阵地“空白点”,解决了村级组织办公无场所问题。同时,建立乡镇党校村级教学点537个,解决农村党员教育覆盖面窄难题。近年来,市财政逐年加大了对村级运转经费的投入,年增长率在6%以上,有力助推村级组织管理规范化、活动经常化、服务专业化,实现村级阵地“门常开”、党群干群“常联系”、村级干部“作用实”、群众有事“随时办”。

福州日报记者 王元锴 通讯员 李诚甲 黄睿